2.40家安防上市公司2022年业绩盘点:净利同比腰斩,研发投入逆势大增;
2022年,内嵌Andes晶心CPU IP的SoC芯片出货量超过20亿颗,承诺将建立RISC-V从入门到高阶的CPU IP完整产品线日--ChatGPT浪潮强势来袭,AI应用风起云涌;同时间,电动车蒸蒸日上并改变人们的生活型态;此外,RISC-V技术将扩展至Android系统,开创与x86、arm三足鼎立之势。由此可知,RISC-V开源、精简及可扩充的弹性配置,已被大范围的应用于各种领域,正在重塑运算技术的未来。作为RISC-V国际协会创始首席会员及32/64位嵌入式CPU核领导品牌,Andes晶心科技已推出多款RISC-V处理器解决方案,并持续带动全球RISC-V生态系成长。为了进一步推广RISC-V,晶心将分别于5月23日在上海博雅酒店及5月25日于北京丽亭华苑酒店举办年度RISC-V CON研讨会,以
为主题,介绍改变新兴运算面貌的RISC-V灵活优势,并分享晶心协助RISC-V生态系实现多元应用的创新技术。
2022年,内嵌Andes晶心科技IP的SoC芯片出货量也超过20亿颗
,证明Andes持续受到客户的肯定。随着Andes Embedded 的芯片总出货量达 120 亿颗,Andes晶心已成为半导体行业的主要参与者。RISC-V架构的兴起以及Andes此类CPU IP技术公司的成功,将为半导体行业提供更完整的开源解决方案,使得市场上选择增多、提供创新及研发方向,并最终为广大购买的人带来更优质的产品。
为了迎接从终端到云端的新兴RISC-V运算时代,全球科学技术大厂纷纷拥抱RISC-V,快速壮大的生态阵容,显示出适合人工智能、物联网、服务器、数据中心等多元应用的RISC-V架构慢慢的变成为业界主流。本次活动邀请到RISC-V国际协会担任开场嘉宾,展示RISC-V 在全球市场的强劲发展势头和潜力。不仅如此,Andes晶心科技林志明董事长亦将以「见证RISC-V 成为产业主流」为题,由技术优势、接受程度、学习狂热、供应链之各阶段导入、生态系成熟、新应用发展等观点,分析RISC-V的市场趋势。而Andes晶心科技林志明董事长与姜新雨市场处副处长则将主持研讨会最后的问与答论坛,进一步解说关于RISC-V的最新技术发展动态。此外,本次活动将聚焦三个热门应用领域,首先,是RISC-V 新踏入的领域
,Andes将分享最新的产业状况以及可实现Android/Linux应用处理器的AX60系列超纯量乱序执行多核CPU,并分析未来RISC-V指令架构与IP将如何演进以提供最佳的Android装置性能与安全性;其次,是RISC-V应用方兴未艾的AI领域,除了将概述Andes晶心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包括RISC-V向量处理器 (VPU)、深度学习加速器 (AnDLA),以及Andes RISC-V可扩展人工智能子系统、人工智能软件堆栈和开发工具。第三个主题则是Automotive车用电子,Andes晶心科技在汽车电子领域发表的 AndesCore® N25F-SE,是第一个全面符合 ISO 26262汽车应用功能安全规定要求的 RISC-V 核,本次活动并将讨论功能安全在汽车电子领域的重要性,以及在该领域使用 RISC-V 技术的好处。RISC-V CON研讨会还邀请到众多RISC-V生态伙伴于当天进行专题演讲或现场展示,包括:包含TEE产品与服务提供商豆荚科技(Beanpod)、人工智能芯片设计公司
、人工智能芯片供应商后摩智能(Houmo.ai)、高性能嵌入式解决方案领导厂商先楫半导体(HPMicro)、全球半导体及软体设计领导品牌Imagination Technologies、软硬件设计验证解决方案的领导厂商Imperas、加速计算机技术解决方案商澎峰科技(PerfLab)、5G开放式无线存取网络基频半导体公司比科奇(Picocom)、业内知名EDA解决方案专家思尔芯(S2C)、智能设施安全产品与服务提供商瓶钵科技(TrustKernel)、汽车总线验证工具和嵌入式软件组件供应商Vector、发布旗下第一款RISC-V SBC--Tinker V的Asus IoT及世界知名的嵌入式安全及软件大厂GreenHills,一同引领RISC-V技术突破与市场趋势。这是一场不容错过的RISC-V盛会,诚挚邀请您前来探索RISC-V的芯趋势和新商机。
Andes Technology晶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05年成立于新竹科学园区,2017年于台湾证交所上市(TWSE: 6533SIN: US03420C2089ISIN: US03420C1099)。Andes是RISC-V国际协会的创始首席会员,也是第一家采用RISC-V作为其第五代架构AndeStar™基础的主流CPU供货商。为满足当今电子设备的严格要求,Andes提供可配置性高的32/64位高效CPU核,包含DSP、FPU、Vector、超纯量(Superscalar)及多核系列,可应用于各式SoC与应用场景。Andes并提供功能齐全的整合开发环境和全面的软/硬件解决方案,可帮助客户在极短的时间内创新其SoC设计。在2021年,Andes-Embedded™ SoC的年出货量突破30亿颗;而截至2021年底,嵌入AndesCore® 的SoC累计总出货量已超越100亿颗。更多关于Andes的信息,请参阅晶心官网。
2.40家安防上市公司2022年业绩盘点:净利同比腰斩,研发投入逆势大增;
从40家国内安防上市公司2022年业绩表现看,年度合计营收为1767.25亿元,不及2021年的1882.71亿元,同比下降6.13%;净利润方面,商汤科技仍处于继续亏损状态,另外39家企业合计净利润更是同比腰斩。
值得注意的是,在业绩下滑背景下,国内安防产业链企业仍不放弃研发创新,年度合计研发投入达221.41亿元,同比增长11.93%。
本次选取40家安防上市公司作为分析对象,覆盖设备制造、器件模组、系统集成等产业链企业,2022年,40家安防上市公司合计营收1767.25亿元,不及2021年的1882.71亿元,同比下降6.13%,安防企业业绩承压凸显。其中,营收前十企业分别为海康威视、大华股份、千方科技、北京君正、佳都科技、萤石网络、商汤科技、国科微、思特威、高新兴,合计营收1480.19亿元,占40家企业合计营收比重达83.76%,较上年提升2.67个百分点,寡头效应仍在持续。
海康威视和大华股份仍是营收规模过百亿的唯二企业,分别为831.66亿元、305.65亿元,两家公司合计营收占40家公司总营收的比重达64.35%,较上年提升3.67个百分点,寡头效应进一步增强。
对比2021年,40家安防公司中,仅有国科微、中威电子、快鱼电子、富瀚微、格灵深瞳、凤凰光学、君逸数码、来邦科技、北京君正、海康威视、萤石网络11家公司实现业绩同比增长,其中国科微领衔,业绩同比增速达55.26%,中威电子也有45.49%增长。分析发现,2022年业绩同比增长的企业大多分布在在芯片、元器件、智能分析等领域。其中,作为行业头部公司,海康威视营收增速为2010年上市以来首次降至个位数。
而负增长的企业多达29家,罗普特、网力(退市)、赛为智能、汉邦高科、云从科技、大立科技、安居宝、苏州科达、欧比特、英飞拓等公司领跌,同比下滑均在37%以上,宇视科技控股母公司千方科技也同比下降超31%。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安防营收规模位列全球第二的大华股份,2022年营收同比下跌6.91%,为上市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
由于大环境引发行业运营失速,导致39家安防企业普遍出现库存同比大增的情况,2022年合计库存价值量为469.22亿元,而上年同期为417.77亿元,同比增加12.32%。其中库存价值量位列前十的企业分别为海康威视、大华股份、思特威、千方科技、国科微、北京君正、瑞芯微、佳都科技、苏州科达、宇瞳光学,合计为401.7亿元,占39家公司总额的比重达85.61%。
而从增速看,排名前十的企业分别为瑞芯微、思特威、国科微、北京君正、格灵深瞳、佳都科技、罗普特、捷顺科技、大立科技、富瀚微,其中前四企业均是芯片供应商,富瀚微即便有海康威视支持,其2022年库存依然高达5.04亿元,位列第十。
而海康威视、大华股份、千方科技、苏州科达等头部设备制造商,随着芯片短缺行情缓解,备货增速已大幅放缓,甚至会出现存货下降的情况。
2022年,40家国内安防上市公司中,净利润同比由盈转亏的企业多达11家,分别为王力安防、安居宝、思特威、锐明技术、大立科技、罗普特、佳都科技、高新兴、千方科技、欧比特、苏州科达。加上汉邦高科、赛为智能、网力(退市)、英飞拓、商汤科技、云天励飞、云从科技7家亏损企业,2022年亏损企业多达18家,而扭亏为盈的企业仅有格灵深瞳、快鱼电子、中威电子3家公司。
不过,得益于商汤科技亏损幅度从2021年的171.4亿元大幅收窄至2022年的60.45亿元,带动40家公司合计纯利润是54.21亿元,同比仍有25.53%的增幅。若不统计商汤科技,39家安防公司合计纯利润是114.65亿元,较上年同期的214.58亿元大降46.57%。
具体看,海康威视、大华股份仍是安防行业盈利主力,2022年净利润分别为128.37亿元、23.24亿元,分别同比下滑23.59%、31.2%。其中,海康威视为上市以来首次出现年度净利润负增长;大华股份则是上市以来,继2021年之后,第二次出现盈利负增长情况。盈利能力3-10名分别为北京君正、富瀚微、萤石网络、瑞芯微、熵基科技、国科微、美亚柏科、宇瞳光学。
值得注意的是,盈利能力前十的企业中,仅富瀚微和熵基科技2022年净利润同比为正增长状态。
不过进入2023年以来,安防企业纯收入能力已有明显改善,36家公司合计纯利润是34.9亿元,同比大增57.55%。具体看,2023年Q1净利润同比扭亏为盈的企业多达5家,亏损收窄的企业多达8家,而由盈转亏及亏损扩大的企业降至9家。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佳都科技、同为股份盈利能力大幅改善,分别同比增长35倍、19倍,大华股份也同比增长39.31%,拉动了今年Q1整体盈利能力的提升。
2022年安防企业虽然业绩受大环境影响整体下跌,但在研发投入上,众安防企业并未放松,相反还加大了投入力度,不包括商汤科技,39家安防上市公司2022年合计研发投入为221.41亿元,同比增长11.93%,占营收比重达12.8%,同比提升2.03个百分点。具体看,研发投入力度前十企业分别为海康威视、大华股份、千方科技、苏州科达、北京君正、萤石网络、云从科技、瑞芯微、国科微、美亚柏科,以头部设备商、芯片供应商以及AI算法公司领衔,十家公司合计投入185.62亿元用于技术、产品创新,占39家公司研发投入总额的比重达83.83%。
从增速看,安联锐视、国科微、思特威、凤凰光学、欧比特、北京君正、萤石网络、富瀚微、同为股份、海康威视10家公司同比增速靠前,其中又以芯片公司的增幅最显著,前十公司中,有6家为半导体公司。
而从研发投入占据营业收入比重角度看,AI公司处于行业领头羊,云从科技、云天励飞、大立科技、苏州科达、格灵深瞳、瑞芯微、罗普特、锐明技术、赛为智能、同为股份这10家靠前的企业中,有3家为AI算法公司,分别为云从科技、云天励飞、格灵深瞳,特别是云从科技,2022年的研发投入为5.6亿元,超过5.26亿元营收,也是39家公司中,唯一一家研发投入超过营收的公司;另外,东方网力也是唯一一家2022年没有对研发进行投入的公司。
该项目总投资55亿元,由浙江晶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用地面积250亩,建设超薄精密柔性薄膜封装基板生产线以及一个COF研究院(含质量检验分析及技术认证中心)。项目分二期建设,一期投资21亿元,用地面积约94亩,主要建设年产能18亿片的超薄精密柔性薄膜封装基板生产线日,晶引超薄精密柔性薄膜封装基板生产线项目签约丽水经开区。
截至目前,浙江丽水经开区已落地半导体产业项目28个,总投资近600亿元,初步形成以中欣晶圆、江丰电子、东旭集团等行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为引领,以正帆、睿昇、芯微泰克等重点企业为基础的半导体全产业链体系。(校对/韩秀荣)
集微网5月8日消息,江苏润石科技有限公司获得由国际独立第三方检测、检验和认证机构德国莱茵TÜV(以下简称“TÜV莱茵”)颁发的ISO 26262功能安全管理体系ASIL D等级认证证书,证明了江苏润石践行国际标准、追求卓越的决心和实力;同时,也标志着江苏润石在功能安全管理和产品研制技术等方面走在行业前端,成第一家通过ISO26262功能安全ASIL D认证以及AEC-Q100 grade1的模拟信号链芯片公司!
ISO 26262汽车功能安全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一项全球性标准,TÜV莱茵是汽车检测认证领域的领导者,作为编委会成员参加制定ISO 26262标准。TÜV莱茵也是最早在中国开展功能安全业务的国际第三方认证机构之一。本次通过TÜV莱茵ISO26262功能安全流程体系认证,不仅是江苏润石在汽车电子领域发展的又一关键里程碑,也代表江苏润石能够按照国际标准建立起符合功能安全最高等级ASIL D级别的完整的产品研究开发流程体系。
江苏润石科技总经理胡晋先生、质量副总於敬亮先生、TÜV莱茵工业服务与信息安全副总经理杨家玥女士等双方代表,在江苏润石无锡总部举行证书颁发仪式,后续双方将会开展更深一步的合作。
TÜV莱茵的功能安全及网络安全专家,均为研发出身,凭借在安全系统领域的多年研发经验和对标准的精确理解以及多年网络安全认证经验,获得了行业内的高度肯定和信任。TÜV莱茵是最早在中国开展网络安全和功能安全业务的国际第三方认证机构之一,作为核心编委会成员参加了标准制定。
TÜV莱茵一直是汽车检测认证领域的领导者,可为整车厂和零部件供应商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在汽车功能安全和网络安全领域,TÜV莱茵提供的服务涵盖ISO/SAE 21434、ISO 26262、Automotive SPICE、GDPR,渗透测试等,满足企业“全面安全”的需要。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江苏润石科技有限公司比其他国产模拟芯片原厂更迅速的布局,江苏润石全力推进车规级模拟芯片的研发和生产,采用与国际一流车规级芯片相同水准的制程、材料、工艺。在合作伙伴选择方面,严选行业领先的代工厂进行合作;一定要活得IATF16949资质和具备国际Tier1车规级芯片量产经验的工厂(如苏州日月新半导体,通富微电合作封测),并采用行业中最顶级的三温测试设备做测试,2022年江苏润石已在多个产品线的认证测试。
美丽苏州湾消息显示,该项目拟设于苏州吴江太湖新城友谊工业区,约48.05亩,总投资9.9亿元,项目采用自动贴片、真空焊接、自动键合、封装等先进的技术,研发制造车规级IGBT模块和AC-DC转换模块等新产品。项目购置专门生产模块焊接线机、德国真空贴片焊机、韩国自动流水检测系统等先进设备,建设形成年产半导体分立器件及其他电子器件400万套产能规模。
此外,“苏州吴江发布”4月10日披露了吴江区43个项目被列入市级重点项目,这中间还包括“深圳核加微电子半导体芯片”项目。
核加微电子是一家综合性芯片公司,围绕“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提供存在竞争力的整体设备解决方案,其产品大范围的应用于航空航天等科技领域及轨道交通、新能源、智能电网等战略性新兴行业。(校对/韩秀荣)
近日,西安知象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知象光电”)完成新一轮战略融资,由海通创新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独家战略投资。
知象光电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专注于高精度3D视觉技术创新的硬科技企业,建立了从微结构光芯片到高精度3D视觉算法的自主技术体系。公司核心专家来自西安交通大学、香港理工大学、以及麻省理工学院,是业内最早从事微结构光3D相机研发的技术团队之一,在核心光芯片设计及3D成像算法方面拥有深厚的技术积累。
知象光电自研高精度3D深度相机技术,拥有自主研发的微结构光投射技术、成像算法芯片、模组和整机,可微型化集成在手机、电脑、机器人等产品中,公司依靠自有技术,积累海量3D人脸模型库,3DAI算法、3D人脸识别等产品与解决方案,融入到消费电子、高级别安防、支付等前沿领域。(校对/韩秀荣)